近期台灣醫美再傳糾紛,多則新聞聚焦於一名有「車模界林志玲」稱號的網紅蔡姓女子,於5月底前往東區某醫美診所進行「舒眠電波」療程時,在施打俗稱「牛奶針」的麻醉藥物後陷入昏迷,經搶救18天後,不幸於6月12日拔管宣告死亡,此案引發社會譁然,並凸顯了醫美療程中麻醉風險的嚴峻性,以及醫師與診所應負的專業與管理責任。
新聞重點內容與出處:
「車模界林志玲」打牛奶針昏迷致死: 多家媒體報導,網紅蔡女在醫美診所接受舒眠電波療程時,因麻醉藥物導致昏迷,最終不幸離世。此事件引發各界對醫美麻醉安全的廣泛討論。
出處: 聯合新聞網,<「車模界林志玲」打牛奶針昏迷18天家屬今拔管醫美名醫朝過失致死偵辦>,[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5/8802683](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5/8802683) (報導日期:2025年6月13日)
出處: 中央社,<車模赴醫美診所打牛奶針昏迷拔管檢警相驗>,[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soc/202506130059.aspx](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soc/202506130059.aspx) (報導日期:2025年6月13日)
法律認知:
這起醫美糾紛案件涉及多項重要的法律責任,包含《醫師法》、《醫療法》、《民法》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。
醫師法與醫療法:專業人員規範與醫療注意義務,《醫師法》規定了醫師的執業資格、範圍與應負的責任。本案中,若麻醉施打者並非具備合法執照的醫師,或是超出其專業範圍(例如,護理師非法執行侵入性麻醉),則涉及違反《醫師法》的刑事責任。
《醫療法》第82條則明確指出,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,應「善盡醫療上必要之注意」,若因故意或過失,且逾越合理臨床專業裁量,造成病人損害,則需負損害賠償責任。此案中,診所對於麻醉過程的監測是否完善、緊急應變是否及時,以及麻醉人員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,都將是判斷其有無醫療過失的關鍵。
民法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:求償基礎侵權行為責任(《民法》第184條): 如果診所或醫師在醫療行為中存在過失(例如麻醉劑量控制不當、監測不足、緊急應變失當等),導致病患的身體權、生命權受損,受害者或其家屬可依據《民法》第184條請求損害賠償,包括醫療費、喪葬費、扶養費、精神慰撫金等。
債務不履行責任(《民法》第227條): 病患與醫美診所之間存在醫療服務契約。診所作為提供服務的一方,有義務提供符合專業水準且安全的醫療服務。若其服務存在瑕疵(例如手術失敗、未盡安全照護義務),導致病患受損害,診所則需負契約上的損害賠償責任。
告知義務: 此外,醫療相關法規皆強調醫師的告知義務。醫師在進行醫美療程前,必須向病患詳細說明療程內容、風險、成功率、可能的併發症、替代方案等重要資訊,並取得病患的知情同意。若醫師未盡告知義務,導致病患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做出決定,即使手術本身無過失,醫師也可能因侵害病患的自主決定權而負損害賠償責任。本案中,麻醉的風險是否充分告知,也將是法律審查的重點。
診所的連帶責任:依據《民法》第188條,診所對於其受僱醫師或醫事人員在執行業務時的侵權行為,需負連帶賠償責任。這意味著受害者可以同時向涉事醫師和診所請求賠償。
自保與求助:
1. 慎選合法與專業的醫美診所:查詢執業資格,在選擇醫美診所和醫師時,務必透過衛福部醫事查詢系統確認醫師是否具備合法執照、專科資格(尤其是麻醉專科醫師),以及診所是否合法立案。避免選擇坊間未經核准的「工作室」或「地下診所」。
2. 充分諮詢與記錄:與醫師詳談,在進行任何醫美療程前,務必與執行醫師進行詳細、面對面的諮詢,了解療程的完整步驟、使用的藥品或儀器、預期效果、可能風險、併發症(尤其是麻醉風險)、恢復期及費用等。
3. 仔細審閱並簽署知情同意書:閱讀每個條款,知情同意書是確保您「知情」的重要文件,請務必逐字逐句仔細閱讀,不理解的地方務必向醫師或診所人員提問,直到完全明白為止。
確認風險告知: 特別注意同意書中關於風險、併發症、可能後遺症等部分的記載,確認醫師已明確告知所有您需要了解的資訊。
不理解勿簽字: 若有任何疑慮或不清楚的條款,請堅決拒絕簽字,直到疑慮釐清為止。切勿在匆忙或壓力下簽字。
4. 保留所有醫療相關紀錄與單據:完整保存,妥善保管所有與醫美療程相關的文件,包括:術前諮詢紀錄、診斷證明書、手術同意書、麻醉同意書、費用收據、病歷(可向診所申請影本)、用藥明細、術前術後照片或影片等。這些是日後主張權益最關鍵的證據。
錄影或拍照: 如有術前術後對比或傷口狀況,可自行錄影拍照留存。
5. 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並記錄:若術後出現任何異常、嚴重的身體不適或併發症,應立即返回原診所就醫,並要求詳細記錄。
若情況緊急或對原診所不信任,應立即轉往大型醫院急診,並告知醫美史,請求醫師將您的醫美療程資訊詳細記載於病歷中。
6. 諮詢專業醫療法律律師:醫美糾紛案件往往涉及高度專業的醫療判斷與複雜的法律關係。一旦發生糾紛,請立即諮詢像黃建閔律師這樣,具備醫療法律專長的律師。我會:
協助釐清責任:仔細分析醫療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,判斷診所或醫師是否存在醫療過失、告知義務不足的情形。
調閱病歷資料:協助您合法調閱所有相關病歷,進行專業判讀與分析。
計算損害賠償:根據您的實際損害(醫療費、工作損失、精神慰撫金等)及法律規定,精確計算出可請求的賠償金額。
代理協商與訴訟: 代理協商或提起訴訟,在法庭上為您爭取最大權益。
評估刑事責任: 若涉及醫師法或過失致死、傷害等刑事責任,律師也會協助您評估是否提起刑事告訴。
避免錯誤行為:
1. 輕信誇大不實廣告或「網紅代言」:醫美廣告常有誇大療效、宣稱零風險或效果保證的情況。對於這些宣傳,務必提高警覺,抱持懷疑態度。許多「網紅代言」或「素人案例」也可能經過修飾,不能作為判斷專業與安全的唯一依據。
2. 選擇非法或地下醫美:為了追求低價或隱密性,部分民眾可能選擇未經合法立案、非專業醫師執行的「工作室」或「美容坊」。這些場所不僅環境衛生堪憂,更可能使用來路不明的產品,一旦發生問題,分民眾權益完全沒有保障,求償無門。
3. 忽略知情同意書內容即簽字:許多人在諮詢後,因急於進行療程或礙於人情壓力,未仔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內容就草率簽字。這等於放棄了對自身權益的保障,一旦發生爭議,將難以主張診所未盡告知義務。
4. 未妥善保留證據:發生糾紛後,未能及時或完整保存所有相關醫療紀錄、單據、通訊紀錄或術前術後照片,將使日後舉證困難,削弱您的主張力度。
5. 延誤處理或私下和解:發現身體不適或療程效果不符預期時,切勿拖延處理。時間越久,證據可能越難取得。在未諮詢律師前,也請避免與診所私下和解,以免賠償金額被低估或權益受損。務必讓專業律師介入,評估和解方案是否合理。
黃建閔律師提醒您: 醫美療程的本質是醫療行為,而非單純的消費。在追求美麗的同時,更應將自身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。這起2025年的醫美糾紛,再次敲響了警鐘,提醒我們在選擇醫美服務時,務必更加謹慎,並學習如何運用法律工具來保護自己。
我是台中律師黃建閔律師,深知醫美糾紛的複雜性與對當事人造成的傷害。若您在台中地區有任何醫美相關的法律疑問,或不幸遭遇醫美糾紛需要專業律師的協助,請不要遲疑,立即聯繫我。我將竭誠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與支援,協助您爭取應有的正義與賠償。
歡迎透過我的網站 lawyerhcm.com.tw 與我聯繫,讓我成為您在法律路上的堅實後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