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詐騙16種手法,遇到詐騙怎麼辦?3招自保與求助!

台中律師 黃建閔律師
2025/07/02

多年來詐騙案件層出不窮,許多無辜民眾因此蒙受巨大損失,甚至陷入法律糾紛。有鑑於此,我將與大家深度探討「遇到詐騙如何處理」這個重要的議題。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讓大家具備更充足的法律常識,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,遠離詐騙的陷阱!

最新詐騙16種手法,你不可不知的常見陷阱

現在的詐騙集團手法越來越高明,且經常與時事結合,讓人防不勝防。以下列舉幾種目前常見的詐騙類型,幫助大家提高警覺:

詐騙手法發生頻率 (高/中/低)主要詐騙平台詐騙金額特徵 (高/中/低)
1. 虛擬貨幣投資詐騙
**
臉書、IG、LINE、Telegram、假APP/網站高 (數十萬至數百萬新台幣)
2. 假股票/期貨/基金投資詐騙
***
LINE群組、通訊軟體、假網站高 (數十萬至數百萬新台幣)
3. 交友結合投資詐騙(殺豬盤)中高
**
交友軟體(Tinder,探探等)、臉書、IG、LINE極高 (數百萬至上千萬新台幣)
4. 一頁式廣告詐騙極高
***
臉書、IG、Google廣告低 (數百至數千新台幣)
5. 假拍賣網站/釣魚連結詐騙
**
拍賣平台(蝦皮、露天等)私訊、簡訊、電子郵件中 (數千至數萬元新台幣)
6. 假援交詐騙
**
交友軟體、色情網站、LINE低 (數千至數萬元新台幣)
7. 假網路交友詐騙(延伸)中高
**
交友軟體、臉書、IG、LINE中高 (數萬至數十萬新台幣)
8. 假檢警/假公務員詐騙
**
市內電話、LINE語音電話高 (數十萬至數百萬新台幣)
9. 假冒親友詐騙(猜猜我是誰)
***
簡訊、LINE、WhatsApp中 (數千至數萬元新台幣)
10. 假冒客服詐騙
***
電話、簡訊、電子郵件、LINE中 (數千至數萬元新台幣)
11. 人頭帳戶詐騙中高
**
網路求職廣告、臉書社團無直接金額損失,但會被列為詐欺共犯
12. 求職收取高額費用詐騙低*
網路求職廣告、假徵才面試
中 (數千至數萬元新台幣)
13. 綁架/恐嚇詐騙低*
電話、簡訊
高 (數十萬至數百萬新台幣)
14. 釣魚簡訊/惡意連結詐騙極高***
簡訊、電子郵件、LINE、社群平台
無直接金額損失,但可能導致帳戶被盜或個資外洩而產生後續損失
15. 包裹詐騙(貨到付款陷阱)高**
不明物流包裹
低 (數百至數千新台幣)
16. AI深偽技術詐騙低 (但潛力極高)*視訊電話、語音電話
極高 (數百萬至數千萬新台幣)

一、假投資詐騙:財富自由的陷阱

假投資詐騙是目前最氾濫且損失金額最高的詐騙類型,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對財富的渴望,精心佈局,讓受害者一步步掉入陷阱。

  1. 虛擬貨幣投資詐騙: 詐騙集團會透過臉書、IG、LINE等社群媒體或交友軟體,假扮成專業投資顧問,誘騙民眾下載假冒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APP或進入假投資網站。

    一開始會讓受害者小額獲利,營造「穩賺不賠」的假象,引誘投入更多資金。當受害者投入大筆金錢後,就會以各種理由(例如:繳稅、手續費、驗證金)要求加碼,最終關閉平台或消失無蹤。

  2. 假股票/期貨/基金投資詐騙: 手法與虛擬貨幣類似,詐騙集團會聲稱有內線消息,保證高報酬,誘騙民眾投資未上市股票、地下期貨、假基金等。利用LINE群組或通訊軟體營造熱絡的投資氛圍,讓受害者誤以為真的有賺錢機會。

  3. 交友結合投資詐騙(殺豬盤): 詐騙集團會花時間與受害者建立感情關係,等到受害者情感上依賴後,再引導其進行投資。這類詐騙的特點是時間長、情感投入深,受害者往往難以抽身。

二、假網路購物/拍賣詐騙:撿便宜變受害

網路購物盛行,詐騙集團也將目標鎖定在此,利用民眾愛比價、撿便宜的心態。

  1. 一頁式廣告詐騙: 在臉書、IG等社群媒體上出現的「一頁式廣告」,通常販售價格低於市價的商品,網頁設計粗糙,沒有公司地址、電話,僅有LINE客服,且只提供貨到付款或匯款方式。消費者收到商品後才發現是劣質品或與廣告不符的假貨,甚至根本沒收到貨。

  2. 假拍賣網站/釣魚連結詐騙: 詐騙集團會製作假的拍賣網站,或在真拍賣網站上發送釣魚連結,誘騙買家進入假網站輸入個人資料和銀行帳號密碼。一旦輸入,帳戶內的錢就可能被盜領。

三、假交友/愛情詐騙:情感的剝削

利用人性對情感的需求,進行情感詐騙,最終目的還是錢。

  1. 假援交詐騙: 詐騙集團在交友軟體或色情網站上假扮援交妹或援交男,以援交為名義要求被害人購買遊戲點數或匯款,謊稱是「驗證身分」、「保證金」等,等到錢到手後就消失無蹤。

  2. 假網路交友詐騙(延伸): 除了上述結合投資的「殺豬盤」,詐騙集團也可能以各種理由向受害者借錢,例如:急難救助、生病開刀、生意周轉等,待錢到手後便人間蒸發。

四、假冒身分詐騙:權威的誤導

詐騙集團冒充公務機關或知名機構,利用民眾對權威的信任,進行詐騙。

  1. 假檢警/假公務員詐騙: 詐騙集團冒充檢察官、警察、法官、健保局、電信局等公務機關人員,謊稱受害者涉入洗錢、販毒、健保卡遭盜用、電話費未繳等,要求將錢匯入「監管帳戶」以證明清白,否則將會被逮捕或凍結帳戶。

  2. 假冒親友詐騙(猜猜我是誰): 詐騙集團假冒親友(例如:很久沒聯絡的朋友、遠親),透過簡訊或LINE傳送訊息,聲稱換了手機號碼或LINE帳號,再以急需用錢、幫忙代購等理由要求匯款。

  3. 假冒客服詐騙: 詐騙集團冒充銀行客服、電商客服、電信客服,聲稱你的帳戶異常、訂單設定錯誤(例如:變成十二期分期付款),要求你到ATM操作、提供網銀帳密、掃描QR Code等,藉機竊取帳戶資料或轉走錢。

五、假求職詐騙:工作的陷阱

利用求職者的急迫性,設下陷阱,讓求職者變成詐騙集團的幫兇。

  1. 人頭帳戶詐騙: 詐騙集團假借高薪、輕鬆的工作機會,要求求職者提供存摺、提款卡、身分證等個人資料,聲稱是為了「薪資發放」或「身分查核」。實際上這些資料會被拿去作為詐騙的人頭帳戶,導致求職者無辜捲入詐欺共犯的刑事案件。

  2. 求職收取高額費用詐騙: 詐騙集團利用假徵才名義,要求求職者繳交高額保證金、訓練費、置裝費、仲介費等,等到錢到手後就消失。

六、其他新型詐騙手法:層出不窮的變形

  1. 綁架/恐嚇詐騙: 詐騙集團隨機撥打電話給民眾,聲稱其子女、親人被綁架或欠錢,要求立即匯款贖金,並要求不能報警。利用家屬的緊張情緒,使其在未經查證下匯款。

  2. 釣魚簡訊/惡意連結詐騙: 詐騙集團會發送含有惡意連結的簡訊,內容可能偽裝成銀行通知、包裹通知、電費帳單、交通罰單、健康檢查通知等,一旦點擊連結,手機或電腦可能中毒,個人資料被竊取,或被引導至假網站進行詐騙。

  3. 包裹詐騙(貨到付款陷阱): 民眾收到不明的「貨到付款」包裹,可能是詐騙集團隨機寄送的劣質商品或根本不值錢的物品。由於是貨到付款,民眾往往會不疑有他地支付費用,事後才發現被騙。

  4. AI深偽技術詐騙: 這是最新的高科技詐騙手法。詐騙集團利用AI技術,複製被害人親友的聲音、影像,再透過視訊或語音電話向被害人借錢。由於聲音和影像都與本人極為相似,迷惑性極高。

不幸遇到詐騙,黃建閔律師教你三招自保與求助!

萬一真的不小心踏入詐騙陷阱,請保持冷靜,掌握以下三招自保與求助,爭取時間將損失降到最低:

步驟

說明

關鍵行動與注意事項

停!

冷靜下來,立即停止匯款或任何金錢操作!

當你發現對方的說法不合理,或開始要求匯款、提供個人資料時,務必提高警覺。無論對方說得多麼急迫或恐嚇,都不要再聽信對方指示,更不要再進行任何轉帳或提供個人資料的動作。詐騙集團最擅長利用人性弱點,製造恐慌或貪婪情緒,讓你失去判斷力。這時候,暫停一切動作,深呼吸,冷靜下來思考,這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。

聽!

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!

在台灣,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是政府設立的專門熱線,提供24小時服務。無論你是否已經匯款、受騙,只要對任何可疑電話、簡訊、網路資訊或交易有所疑慮,請立即撥打165專線。專業諮詢人員會根據你的情況提供建議,協助判斷是否為詐騙,並指導你後續處理流程。請注意:165專線只會接聽,不會主動撥打給您。如果接到自稱165的電話,那一定是詐騙!

報!

立即前往警察局報案!

若已確認受騙並遭受財物損失,請立即攜帶相關證據前往最近的警察局報案。報案時請務必準備以下資料,越齊全越好:
對話紀錄:包含LINE、FB Messenger、WhatsApp、簡訊、電話錄音等所有與詐騙集團的對話紀錄。
匯款單據或轉帳證明:銀行臨櫃匯款單、網路銀行轉帳截圖、ATM提款卡明細、虛擬貨幣交易紀錄等。
對方帳戶資訊:詐騙集團提供的銀行帳號、虛擬貨幣錢包地址、電子支付帳號等。
相關證物:任何能證明你被詐騙的物品,例如假股票、假合約、物流單據等。
個人身分證明文件
報案後,警方會製作筆錄並發給你一張「受理案件證明單」。這張證明單非常重要,它是你未來向銀行申請圈存止付、向法院提出訴訟的重要依據。

除了報案,我還能做3件事?黃建閔律師給你的法律建議!

報案只是第一步,要將損失降到最低,甚至追回被騙的錢,你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法律行動。

  1. 銀行止付:爭取黃金時間!

    • 如果你是透過銀行匯款或ATM轉帳給詐騙集團,在報案的同時,請務必立即攜帶受理案件證明單到你匯款的銀行,申請止付。

    • 止付是指銀行會將你匯入詐騙帳戶的款項凍結,讓詐騙集團無法提領。這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動作!如果詐騙集團已經把錢領走,圈存止付就沒有意義了。

    • 所以,發現受騙後,越快報案並到銀行辦理圈存止付,成功將錢擋住的機會就越大!

  2. 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或起訴:追回損失的機會!

    • 如果止付未能成功,或是你匯款到境外帳戶,導致銀行無法協助凍結款項,接下來就需要透過司法途徑來追回款項。

    • 民事訴訟

      • 你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,主張詐騙集團的不法行為導致你的財產損失,要求返還被騙款項。

      • 這部分需要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確實被詐騙且款項流向對方。

      • 如果你已經取得詐騙集團的身分資料(例如:人頭帳戶的提供者),可以直接對其提告。

      • 然而,實務上詐騙集團通常會使用人頭帳戶,很難直接找到主謀。這時候,我們會建議向人頭帳戶的所有人求償。

    •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

      • 在刑事案件偵辦過程中,如果你是詐騙案的被害人,可以在檢察官起訴詐騙集團成員或人頭帳戶提供者後,向法院提起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」。

      • 這樣做的好處是,你可以省下民事訴訟的裁判費,且能夠在刑事案件審理的同時一併請求民事賠償。

      • 這類訴訟通常需要專業律師協助,因為涉及到證據的準備、法律程序的熟悉,以及與檢察官、法官的溝通。

  3. 尋求專業律師協助:保護你的權益!

    • 面對詐騙案件,法律程序複雜且專業,一般民眾可能難以獨自應對。這時候,尋求專業的律師協助至關重要!

    • 黃建閔律師能為你做什麼?

      • 法律諮詢與評估: 我會仔細評估你的案件情況,分析可行的法律途徑,並告知你勝訴的可能性與風險。

      • 證據蒐集與整理: 協助你蒐集、整理所有與詐騙相關的證據,確保證據的合法性和完整性。

      • 撰寫法律文書: 協助你撰寫報案筆錄、刑事告訴狀、民事起訴狀、支付命令聲請狀等所有法律文件。

      • 出庭代理: 代表你出庭,進行辯論、詰問,維護你的合法權益。

      • 協商調解: 在必要時,協助你與對方進行協商或參與調解,爭取和解的可能性。

      • 追蹤案件進度: 持續追蹤案件的偵辦與審理進度,並隨時向你回報。

如何預防詐騙?黃建閔律師的實用6個忠告!

預防勝於治療!除了事後補救,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辨識和預防詐騙。

  1. 保持理性,不貪小便宜: 任何「穩賺不賠」、「高報酬」的投資,幾乎都是詐騙!天上不會掉下餡餅,請切記「投資有風險,高報酬伴隨高風險」。

  2. 查證!

    • 對於任何不明來電、簡訊、訊息,不要輕易點擊連結或回撥。

    • 接到要求匯款的電話時,務必透過其他管道向當事人或相關單位查證。

    • 對於自稱政府機關或銀行人員的電話,應掛斷後自行撥打官方電話查詢,不要回撥對方提供的號碼。

    • 對任何投資機會,應先上網查詢該公司的背景、評價,或諮詢專業的金融機構。

  3. 保護個人資料

    • 不要隨意提供身分證字號、銀行帳號、密碼、提款卡、存摺等個人重要資料給任何人。

    • 提防不明連結和釣魚網站,避免輸入帳密。

  4. 定期更新資安防護: 電腦和手機安裝防毒軟體,並定期更新,密碼也請定期更新,或是採用臉型或指紋加密,避免惡意程式入侵。

  5. 多與親友討論: 當你對某項投資或某個交友對象感到疑惑時,不妨與身邊的親友多討論,旁觀者清,他們也許能給你更客觀的建議。

  6. 留意詐騙新聞: 多關注新聞媒體報導的詐騙案例與警政署公告詐騙手法,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,提高警覺。

結語:黃建閔律師與你同行!

詐騙集團的目標是我們的金錢和信任,但我們有知識、有法律、有專業律師可以做為盾牌。如果您或您的家人不幸遇到詐騙,請不要慌張,更不要覺得羞恥而不敢求助。請記住,黃建閔律師永遠在這裡,為您提供最專業、最及時的法律協助。

面對詐騙,時間就是金錢!當你發現可能受騙時,越快採取行動,越能將損失降到最低。如果您需要任何法律諮詢或協助,歡迎隨時透過我的 Line 聯繫我,我會盡全力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,守護您的權益!

遇到詐騙問題,不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嗎?別擔心,立即聯繫黃建閔律師,讓我為您分析案情,提供最專業的建議!